2.教孩子说出“能给我玩一下吗?”
关于怎么请别人分享给自己,可以教孩子说“能给我玩一下吗?”
如果孩子想玩别人的玩具,又不知道怎么表达,很可能出现“抢”别人玩具的行为。这时,如果处理不当,其他小朋友很快就不愿意和自家孩子玩了,而且孩子很难发展出道德感和规则感。孩子想要别人手里的玩具,可以教孩子用正确的方式去争取,可以说出“你能给我玩一下吗”,用语言去实现需求。如果孩子被拒绝后失望挫败,可以引导孩子用情绪管理法调节情绪。
3.尊重孩子的私人物品
分享的基础是物权意识。孩子清晰地知道了每件物品的归属 —— 这是我的,这是你的,这是大家的,才有分享的意识。对于孩子的私人物品,我们要把是否分享的决定权交给孩子。不管孩子多大了,对于明确属于孩子的私人物品,我们都应该坚定地告诉孩子:“如果你分享了,你的朋友会很高兴,我也会很高兴。但这是你的东西,应该由你来决定是否分享。”
当孩子体会到分享的好处之后,他自然愿意主动分享。只有这种自发的分享才能内化为习惯。在家长强制下开展的分享行为不具有可持续性,而且可能因为家长的强制,导致孩子对分享产生抵触。这个时候,家长可以先放下“孩子表现自私,真丢人”的面子问题,发展孩子的物权意识和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