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烈之风格、浓郁之滋味可以吸引人于一时,却也容易令人厌腻与“反胃”。 老子曰:“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苏辙在《老子解》一书中对这句话进行了深入的演绎:“作乐设饵以待来者,岂不足以止过客哉?然而乐阕饵尽,彼将舍之而去,若天下不知好之,则亦不舍之也。”妙的是最后那句话,“不知好之,则亦不舍之也”。这正是傅雷所说的,“一见即佳,渐看渐倦”,“一见平平,渐看渐佳”。含蓄质朴,方能持久,“咬得菜根,百事可做”。
那么,如何能“淡”?“淡”,其实是对浓烈的超越,比其他风格滋味更为丰富而中和,因而恰恰是简单与贫乏的反面,正如白色是所有色彩的综合。表现在艺术创作上,“淡”乃“大巧谢雕琢”,是对各种规律技巧的和谐统一与自由驾驭,历经千锤百炼而后达于炉火纯青。所以梅圣俞自己也感叹:“作诗无古今,唯造平淡难。”
当然,任何风格的产生,离不开天性,以及后天的陶养。能够理解并追求“平淡”的境界,首先需要胸次之高旷,志向之高远,心灵之高洁。古人云:“人淡如菊”,乃以菊之朴实高华,比拟那份遗世独立的从容与超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