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文 字
文字变迁,秦、汉为剧,过此则渐趋安定矣。(说见《秦汉史》第十九章第二节。)安定之世,贵统一而贱纷岐,故晋、南北朝,稍从事于厘正字体。
当时讹缪之字,亦有仍行于今者,如《颜氏家训·书证篇》所云“乱旁为舌”是也。然其时之错乱,恐远甚于今日。《杂艺篇》云:“晋、宋已来,多能书者。故其时俗,递相染尚,所有部帙,楷正可观,不无俗字,非为大损。至梁天监之间,斯风未变。大同之末,讹替滋生。萧子云改易字体,邵陵王颇行伪字,前上为草,能旁作才之类是也。朝野翕然,以为楷式。画虎不成,多所伤败。至为一字,惟见数点。或妄斟酌,遂便转移。尔后坟籍,略不可看。北朝丧乱之余,书迹鄙陋,加以专辄造字,猥拙甚于江南。乃以百念为忧,言反为变,不用为罢,追来为归,更生为苏,先人为老。如此非一,遍满经传。”如所言,书几不可读矣。《梁书·曹景宗传》云:为人自恃尚胜。每作书,字有不解,不以问人,皆以意造。【26】观颜氏之说,乃知当时自有此风,正不独武人寡学者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