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向刘传莹等人学习考据、训诂学,弥补了学识上的缺陷,扩大了知识面,学术上力求更全面的发展。与此同时,他还注意诗词歌赋上的进一步发展,倡导诗文要言之有物,反对无病呻吟之作。博采众长,全面发展,一时间,曾国藩在翰林院声名大噪。
自从道光十九年(1839年)冬离开白杨坪以后,曾国藩就没回过家乡,屈指一算,他在京已生活了八九年。这些年来,他从七品至四品,官运还可以。此外,学识上也大有长进,他既攻理学,又兼治考据、辞章,翰林院里数他名气最大。
事业上已有了很大的成就感,可是,生活中却烦恼不断。那年冬天,也就是他到京后的第二年,父亲曾麟书护送曾国藩的妻儿、三弟到了京城。人口一下子增多了,原来的寓所已不够住,曾国藩决定移居绳匠胡同,那里的房子大一些。更重要的是房后有一处空地,有二三亩,完全可以当菜园,他希望家眷闲暇的时候从事些体力劳动,既可以补贴生活,又不会让家人养成懒惰的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