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不能得到满足的力比多造成的焦虑,最明显的例子是吮吸反应,它是身体需要食物做出的紧张反应,但是,这种反应毫无疑问不仅是一种焦虑,更是一种怒气【对比费伦齐(Ferenczi)的论文《接受不愉快观念导致的问题》(1926)。在他的论文《忧郁症的问题》(1928)中,雷多(Radó)指出婴儿对饥饿做出愤怒情绪反应的重要性,但是他从这种怒气中得出的结论不同于我在接下来的篇幅中提出的观点。。很难说清楚在什么时间节点,破坏性和力比多本能交织在一起。有大量的证据证明一个观点:这种交织状况从出生时就一直存在,并且身体需要食物导致的这种紧张只是强化了婴儿的口腔施虐本能。我们知道破坏本能是针对机体本身,因此必须被超我看作是一种危险因素。我相信个体察觉到的危险就是焦虑反应【在《抑制、症状和焦虑》(1926)这本书中,弗洛伊德认为在有些病例中,某些本能焦虑症已经从破坏性本能中释放出来,可能进入了现实焦虑,他的原话如下:我们常常看见这样的情况,虽然某个危险情境的本身得到正确处理,部分本能焦虑还是转移为现实焦虑。因此,在自我得到满足之前,本能需要表现为受虐特征,而破坏本能直接针对病人本身。或许这种转移可以解释一些病例,在这些病例中,焦虑反应被夸大,焦虑反应这个策略不恰当甚至完全失效。(《弗洛伊德全集英文标准版》,卷20,第168页),所以,焦虑往往起源于外部侵犯行为【自从撰写这本书以来,我发现特丽萨·本尼德克(Therese Benedek)以另外一种方式着手,已经得出焦虑源自破坏本能的结论。她说,“焦虑因此不是对死亡的害怕,而是从机体中解放出来的对死亡本能的觉察,死亡本能就是重大的受虐倾向。”(托德斯特伊[Todestrieb],8月,1932)。。但是,既然我们知道力比多挫败加剧本能虐待,那么,得不到满足的力比多就会间接产生焦虑或者增加焦虑。在这个观点基础上,弗洛伊德认为,自我察觉到禁欲将带来危险。这个解释是否合理,还是一个有待商榷的问题。我的不同看法是:如果危险具有本能特征,被弗洛伊德称之为“精神无能”的危险则来自于破坏本能。
相关影视:甜蜜狐狸高清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