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本》的写作可能和先秦时其他史书如《国语》、《左传》一样,不是一人一时完成的。它综合了远古传说时代以来见闻以及当时可能传世的文字记载,是属于通史性质的史书。作者如果不是史官,在当时是不容易掌握这样多方面的资料的。但这样的内容,在当时却不仅属于史官的职守,还应是属于史官的私人著作。在这个历史转折的阶段上,史家酝酿着对以往历史的总结,这就是《竹书纪年》与《世本》这些书产生的一种社会原因。[27]
《世本》现存的佚文,散见于各书的引述,十分零散,彼此互不相连。《世本》亡佚于宋代,清代辑本甚多。商务印书馆于1959年印成《世本八种》,其中以雷学淇、茆泮林两种辑本较好。
三、《战国策》
《战国策》主要是战国时代游说之士的言行汇集,也有一些历史史实和人物的记录。其书作者不详,大概不是一人一时所作,故书中不免有自相矛盾之处。《战国策》一书名称为刘向校订其书时所定,原书错乱相糅,简牍纷杂,而且中秘所藏其书,名称不一,或称《国策》、或称《国事》、或称《短长》、或称《事语》、或称《长书》、或称《修书》,刘向在编定之时定名为《战国策》。其书所述事件在春秋之后、楚汉相争之前,有245年的历史。全书按国编排,分为东周、西周、秦、楚、齐、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国,共33篇。其中齐、秦篇数最多,《齐策》6篇,《秦策》5篇,其余《楚策》、《赵策》、《魏策》各4篇,《韩策》、《燕策》各3篇,《中山策》1篇,《宋策》、《卫策》合为1篇。除后三国外,前七国正好构成战国时七个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