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格主义者从自然转向上帝,从价值转向上帝时,他正在追随理性的路线。人的经验从混乱中开始,而且也经常处于混乱状态之中。但是所有进步——一切宗教、道德、政府、科学、发明——都是从混乱走向有序,或者用古人聪明的说法:从混沌到宇宙。大地最初是“空虚混沌”。然后,“上帝的灵运行在水面上”,然后就有了光,自然的秩序产生了,神圣的理性战胜了混沌。当今世界至少受两种混乱之苦:理论的混乱和实践的混乱。理论想用它的抽象性把原本是一体的东西分开。实践却又匆匆忙忙地把原本分开的东西放在一起。人格主义的哲学寻求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康德称之为“实践理性”,借助于它我们全面观察事物的可能性才可能增长。因此,自然被视为精神性的价值的工具,精神性的人格被视为一切事物的真正实在和一切事物努力的目标。
(五)
此处叙述的人格主义与贝克莱、洛兹、鲍恩这些人的思想非常接近,也和莱布尼茨、康德、黑格尔、霍金、怀特海的观点有关联,而且在这里提到的哲学家只是一小部分。然而,并非只有自然哲学才为价值,因此也为宗教找到了地位。事实上,其他某些可供选择的体系也被广泛接受。然而人格主义的正确并不取决于盖洛普民意测验中的多数票;而是取决于以经验为证据的理性考察。在上一章中我们以这个标准检验了自然主义的观点,发现它缺乏说服力,而这一点正是自然主义者所声称的他们的体系的一大优点。把人格主义与其他主要的宗教哲学作一番简要的比较,或许能够进一步理解人格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