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先从官职改起。
当时,吐蕃王廷设有一名大论(宰相),几乎就是内务府总管,再加上国务院总理,权力大到没边没际,吐蕃赞普只要稍微不给力,就可能被大论架空。
松赞干布发话了,宰相不够,副宰相来凑。
第一,除了大论,还要设小论(副宰相)。
第二,设置兵马都元帅、副元帅,执掌兵权,挂同平章事的头衔。
第三,在宰相之下设置各类官员,分掌各种政务。
曩论(内相),掌管官员的升迁、调动,相当于吏部尚书。
纰论(外相),掌管外国使臣接待等外政事务,相当于鸿胪寺卿。
岸奔,掌管财政,相当于财政部部长。
资悉波折逋,掌管赋税征收,相当于税务总局局长。
喻塞波掣逋,掌管刑政,相当于刑部尚书。
所有的国家大事,由宰相们集体商议,最终得出结论,由首席宰相上报给赞普批准,随后再执行。这样一来,首席宰相变成了大管家,权力基本上被架空。
更狠的是,松赞干布还规定,吐蕃所有的高级官职,全部采取世袭制度,老爹死了,儿子继承官职。你是财政部部长是不是,那你的儿子也只能做财政部部长,想要做首席宰相?想也没用!这样一来,政治斗争就没了意义。不仅如此,吐蕃赞普拥有世袭制度的最终解释权,想要做官,只能向赞普靠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