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泛的社会需求激活了士大夫阶层和底层文化人士的文学艺术创作,根据市场需求,图书刊行由朝廷、官场的垄断走向社会和民间,使得文化精神的传承发展从形式到内容呈现多元化、社会化、商品化、市民化的趋势。
在这种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学而优则仕的读书做官的仕途经济被打破,不少士子走上了“学而优则商”的经商致富之路,尤其是那些文化底蕴较丰厚的官员,转行成了书商。比如万历十七年(1589年)殿试状元焦竑(1541—1620年)被授予翰林院编修,曾经是皇长子朱常洛的讲官。后来主持顺天乡试时竟然录取一些“文多险诞”的考生,也就是说这位仁兄竟然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录取了一些具有危险荒诞思想的异议分子为举人,被降为福宁州同知,以后一路贬官。焦状元干脆辞职回到了南京老家一门心思藏书、写书、编书、出书当起书商来了。曾经出版过《献征录》《澹园集》《易筌》《焦氏笔乘》《焦弱侯问答》《玉堂丛话》等十余种图书,编撰过《国史籍志》《类林》《熙朝名人实录》等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