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清朝以刚柔并济的政策统治汉民族,其中儒家重视封建秩序的忠孝理论正好有利于统御反满思想。然儒家向来与佛教有所扞格,因此朝廷除信奉喇嘛教外,对于佛教其他宗派则多少采取压抑的措施。例如:禁止京城的寺庙向民众说法、禁止妇人女子参拜寺院等,此举乃意图将僧众与社会分开。所以清朝诸帝虽多信奉佛教,而儒、佛融和之论亦时被提倡。
[20]居士佛教成为清代佛教主流的原因如下:(一)因儒、释思想融和之论倡行,儒家士大夫亦多研究佛理。(二)因清室采取社会与寺院僧尼隔离政策,使佛寺僧尼地位降低。雍正废止度牒试经的政策,也导致僧尼素质低落。(三)为箝制思想而倡考据之学,心性义理阐述无人,士大夫趋向佛教。当代信仰以禅、净二宗为盛,尤其净宗,因雍正的推崇而更加的盛行。
[21]字仁山。为清末复兴中国佛教的枢纽人物。曾两度出使欧洲,于英伦得识锡兰(今斯里兰卡)居士达磨波罗、日本佛教学者南条文雄等,相约协力恢弘正法。归国后,设立金陵刻经处、祇洹精舍,兴办“佛学研究会”,培育后进。生平著述凡十二种,编入《杨仁山居士遗书》。